中风

香港每年平均约有三千多人死于中风 (Stroke),目前是本港第四号「致命杀手」。患者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不过,近年数字显示患中风人士的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

1

中风的医学名称为「大脑血管疾病」。脑部的血液供给因某些原因而减少或阻断, 令脑细胞突然缺氧, 数分钟内可令脑细胞损坏而失去功能, 进而令该部份脑细胞所支配的身体功能受障碍。

中风是严重的内科急症,三个月内的死亡率大概是百份之三十。然而,生存者当中,有超过一半会完全回复自我照顾能力,少于两成的病人有严重残障。复原因素除取决于脑部受损的严重程度(包括中风的类型,范围及位置) 、并发症的产生以及中风前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之外,病人和家属∕照顾者态度和支持以及适当的康复治疗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不少危险因素可导致中风, 若属以下类别的人士, 应提高警觉, 及早预防:
  • 家族中有中风病历
  • 55岁以上人士, 年纪越大, 机会越高
  • 高血压: 七成中风的发生与血压高相关
  • 血胆固醇过高: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以致脑血管收窄的机会
  • 吸烟: 增加中风的机会, 男性为3倍, 女性为4.7倍
  • 糖尿病: 令中风机会增加4倍
  • 肥胖
  • 心血管疾病: 曾患心肌梗塞, 心房纤颤的病人, 中风机会大大提高
  • 脑血管瘤或脑血管壁过薄: 出血机会相对为高
  • 小中风: 即「短暂脑缺血」(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 征状与中风相似, 但时间短暂, 持续约2至15分钟, 不会超过24小时。小中风可以是中风的先兆。
  • 酗酒: 令中风机会增加
3

预防中风,首要是减慢血管硬化的速度,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控制高血压
    • 非药物治疗:减少饮食中盐分的摄取, 遵从「三低一高」饮食原则, 控制体重, 定期运动, 避免酗酒
    • 药物治疗: 按医生指示服药
  2. 立即戒烟
  3. 控制糖尿糖
  4. 降低血胆固醇: 从饮食、运动入手, 需要时按医生指示服药
  5. 处理压力, 学习放松
  6. 曾患缺血性中风的病人,以下药物或会有帮助:
    • 抗血小板药物 (如亚司匹灵或类似药物) –
      亚司匹灵能预防血小板凝成血块,是常用的预防中风药。若与服食安慰剂 (没有服药) 比较,防再中风的比例是22%,优点是廉价。服用小剂量的亚斯匹灵(50-300毫克),大部份人仕都没有不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肠胃不适,少数有肠胃出血,尤其患有胃溃疡的病人,若持续有胃痛、吐血及发现大便黑色,应告知医生。
    • 抗凝血剂(薄血丸)-主要用于心脏毛病,心房纤颤的病人, 可有效预防心房纤颤引致的缺血性中风
      华法林(Warfarin)
      • 透过抑制维他命K的功用 , 来减低身体凝血的功能, 避免血块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       
      • 副作用:
        • 脑出血
        • 肠胃出血
        • 其他出血副作用
      • 服食薄血丸的注意事项
        • 除医生指示外, 切勿同时服用阿士匹灵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 注意饮食,避免进食含大量维他命K的食物
        • 不能服用中药,以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 如有长期或无故出血现象, 请即与医生联络, 例如:
          • 大便呈红黑或黑色
          • 小便带血
          • 持续流鼻血,口腔牙肉出血
          • 无故地皮肤出现大遍瘀伤
          • 严重或持续头痛,晕眩
        • 定期覆诊及抽血监察 INR 数值 (一般数值为2-3)
          • 若血液凝固能力过份减低,会大大提高出血的风险
          • 若血液凝固能力太高,便失去预防中风的效果
    •   新一代抗凝血剂(Novel Anticoagulant):
      • 在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 
        • 达比加群(Dabigatran)
        • 利伐沙班(Rivoraxaban)
        • 阿比沙班(Apixaban)
        • 依度沙班 ( Edoxaban)
以下是新型抗凝血药和华法林的比较:

华法林 (Warfarin)

新型抗凝血药 (Novel Anticoagulant)

与 食物 / 药物 有交互作用

较少与食物 / 药物 有交互作用 

需定期覆诊 及 抽血监察 INR 数值, 来调校剂量

无特定的监测项目
不需定期验血
固定剂量,避免服用错误剂量的风险

起效时间较慢

起效时间较快
但药效短, 依时服药尤其重要

 

不适用于肾衰竭患者

 

不适用于人工心瓣患者

 

出血副作用的风险较低

 

价钱较昂贵

 
现时,暂没有研究就几款新一代抗凝血剂的成效和风险作直接比较。
 
颈动脉严重硬化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移去硬化部份, 或颈部动脉支架术把收窄的颈动脉扩张,改善血液的流动, 及早降低再中风的风险。

4

因应其成因的不同, 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

  • 缺血性中风:因脑血管栓塞引致, 较为常见,超过七成的中风属此类。脑血管的粥样硬化, 令脑部动脉中形成血栓; 或是在心或颈大动脉所形成的栓子, 游离到脑血管,阻塞血流。而心脏其他疾病包括心律不齐、心瓣问题以及冠心病皆可导至中风。
     
  • 出血性中风: 因脑内血管爆裂出血引致, 多与长期性的高血压有关; 亦有是脑组织表面的血管爆裂, 这与先性的脑血管病变有关, 血流入蜘蛛网膜下腔(脑组织与头骨间位置)压迫脑组织, 且出血后血管收缩, 令血流进一步减少。

缺血或出血均令脑组织不能得到充分的养料和氧气,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产生各种神经症状。小中风 (即「短暂脑缺血」(TIA)) 的成因与缺血性中风相同。

5
大部份中风前均无先兆。由于中风的影响可极为深远,当出现下列警告讯号时,要立即延医诊治,以减低中风的后遗症:
  • 言语不清或说话表达出现困难
  • 一只手臂、脚或半边脸突然发生短暂的麻痹、软弱无力或瘫痪
  • 视线突然模糊或一只眼睛看不清楚
  • 突发性的剧烈头痛
  • 身体平衡及手脚协调出现困难、或突然无故倒下
  • 无故头晕或昏厥
  • 可能出现失禁

小中风的征状与中风一样, 但只持续数分钟便消失, 而无遗留永久残障, 病人可有一次或数次的小中风, 这可能意味真正中风的来临. 无论如何, 当出现警号,应立即求医。

6

医生除查看临床征状外, 会检查各种危险因素的情况, 如血压、血胆固醇、血糖等, 亦会抽血验血色素、血小板及凝血时间, 以知有否贫血、出血倾向及血粘稠度。亦会验心电图以排除心肌梗塞同时出现。而其他检查可包括:

相片

 

  • 电脑扫描: 扫描可协助分辨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
  • 磁力共振扫描: 可显示脑组织及血管的情况
  • 颈血管超声波: 以影象侦测颈血管有否收窄或阻塞
  • 颅内超声波 Transcranial Doppler: 检查脑血管腔内有否收窄或阻塞行

 

7

<p>现今医学界仍未能找出完全安全可靠而有效对付中风的药物治疗,很多治疗方法其实仍在研究阶段。手术治疗只对小部份的中风类型有帮助。现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预防及治疗并发症以及尽早展开有计划的康复疗程。</p>
<u>急性期的</u><u>治疗</u>
 
<ul>
        <li>药物
        <ul>
                <li>溶栓治疗 (Thrombolytic therapy):<br />
                溶栓剂可以溶解血栓中聚集的纤维素,有机会疏通被堵塞的脑血管,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细胞,从而减低中风造成的伤残,但是必须于发病黄金三至四小时半内使用方能见效。然而,即使接受溶栓治疗之患者也并非能保证完全康复。溶栓剂更会增加转变成出血性中风的风险达十倍,故溶栓治疗的使用亦有相当限制。而且,溶栓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中风患者,需要经由脑科医生评估,以决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此治疗。如果中风程度轻微,溶栓治疗之出血风险可能远高于疏通脑血管之好处。因此,患者的及时就医、医疗团队的临床评估、以及时间的掌握均非常重要。接受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观察,并控制血压以减低转变成出血性中风之风险。</li>
                <li>其他药物:
                <ul>
                        <li>血小板抗集结剂:如亚士匹灵(Aspirin)。这类药物可以预防血小板凝成血块,从而减低再次发生缺血性中风之风险。如能于中风后四十八小时内服用,更能减少中风患者之功能依赖程度达百分之一。</li>
                        <li>抗凝血剂(薄血药):如华法林(Warfarin)及新一代抗凝血剂(Novel Anticoagulant)。这类药物能减低血栓之形成及扩大、亦可减少栓塞,因此可以大大减低心房震颤患者之中风机会。可是,医学界对于抗凝血剂在急性中风治疗方面之成效仍有所争论。</li>
                        <li>对于严重中风而引起脑水肿的病人, 医生可能用Mannitol, Glycerol等药物以降低头颅内的压力</li>
                        <li>一些正在临床试验中的药物, 可保护脑细胞不致大量坏死,但暂时仍没有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证实有效。</li>
                </ul>
                </li>
        </ul>
        </li>
        <li>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br />
        最近研究发现,患有缺血性中风并有颅内大血管闭塞之患者,如能于发病六小时内进行血管介入机械取栓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可以增加患者功能之复完。可是此项手术之成效,取决于该中风中心对专业技术之掌握,以及能否为患者有效率地安排紧急血管介入治疗。由于人材及资源所限,此项技术仍未于本地广泛应用。</li>
        <li>外科手术<br />
        不是每一个出血性中风的病人都需要接受手术, 视乎血肿的大小、位置深浅、有否并发脑水肿、病人整体情况等。外科手术不但可移走血块以减低颅内压, 还可接驳新血管、切除部份颈动脉内膜、通波仔或植入金属支架以改善脑部血供给、切除动脉瘤等等。</li>
        <li>综合治疗<br />
        由多个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伍提供复康护理、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医务社工服务、临床心理服务等, 以预防并发症, 并为病人在情况稳定后接受复康作好准备。</li>
</ul>
<u>复康期的治疗</u>
 
<p>康复治疗的目标是确使病者在生活的功能上得到最好的复原,纵有未能完全恢复的身体机能,亦能达到&ldquo;自我适应&rdquo;的目标。及早开始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康复治疗亦是由跨专业医疗团队负责,为患者评估其身心功能,所需之复康护理,及其照顾者的护理能力,疗程当中, 中风患者及其家人的积极参与至为重要。<br />
&nbsp;<br />
在康复治疗中护士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是中风患者及其家人的支持大使, 协助患者保存身体、心理功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及预防失能所造成的并发症, 更会就中风患者常见的问题如心理上的焦虑无助、或生理问题如吞咽困难、沟通困难、小便失禁、便秘、压疮等提供专业护理.<br />
&nbsp;<br />
物理治疗可协助恢复中风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指导患者及家人正确的护理及运动, 预防及减低并发症, 使患者达到最高独立能力。<br />
&nbsp;<br />
职业治疗透过不同治疗方案, 让中风患者在自我照顾、家居操乍、工作及消闲生活等各方面获得最高独立能力。<br />
&nbsp;<br />
言语治疗可协助改善中风患者的吞咽、沟通及表达的能力。若患者有心理及/ 或情绪问题, 临床心理学可提供协助。而医务社工服务可协助中风患者及家属处理经济援助、房屋、家务助理、就职安排、院舍服务等的需要。</p>

8

中风是严重的疾病, 多达四成急性期的中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语言或吞咽困难, 少数严重中风的病人甚至昏迷不醒, 而半数以上中风患者不能回到工作岗位.

除了因脑组织受损而引致身体功能的障碍,中风引致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 肺炎
  • 吞咽哽塞
  • 压疮
  • 脑水肿
  • 肩膊问题
  • 消化道出血
  • 脑痫发作
  • 排尿困难或失禁
  • 便秘
  • 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 情绪抑郁
9
出院前准备

中风患者及家人须与复康治疗团队商讨, 制定合适的出院计划, 为往后的家居复康及护理作好准备。预备的范畴可包括:

  • 确定居住地点: 确保居所适合患者安全地活动
  • 评估家居设备: 复康治疗团队可能为有需要之患者在出院前进行家访,提议适当的家居改装及改建工程,为使病人重返社区。
  • 选购所需之用品: 如合适的步行辅助器、家居护理辅助器具(辅助器具的选择可参阅"相关资料"一栏。
  • 掌握照顾技巧: 患者及家人需学懂如喂饲、失禁等所需之家居护理知识和技巧, 以及步行辅助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适当的家居运动、日常照顾及扶抱技巧等。
  • 测试照顾能力: 可尝试安排患者回家渡假, 作为实习。
  • 转介所需社区服务: 如护老院资料、经济援助、家务助理等安排。
  • 安排跟进: 如覆诊事宜、服药指引、言语治疗师或营养师跟进吞咽或营养等问题、或到门诊或老人科日间医院继续复康训练、社康护士上门跟进等。

家居照顾及护理

可包括以下重点:

  • 家居运动: 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 慎防摔跌, 防止意外: 注意活动技巧
  • 按时服药
  • 按医护指示实践进食/喂饲原则
  • 预防及处理便秘问题
  • 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
  • 实践自我照顾技巧 (如厕、梳洗)
  • 预防再中风: 从饮食、情绪、生活习惯方面入手
  • 以正面态度积极面对新生活

亲属/照顾者的关怀
亲属的参与,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 而与复原中的中风病人一起生活, 是对照顾者的重大考验。当病人感到压抑和无助的时候,亲属的鼓励和支持, 是无可代替的, 当中需要的是耐性和理解。但照顾者亦需好好照顾自己, 采用正确的照顾技巧, 避免受伤, 给自己空间及时间作休息, 尝试与人分享及寻求协助, 这样才能好好地继续协助患者康复。

回上
本地及海外支援组织
回上
相关录音片段
  • 中风 (一)
回上
相关录像影片
回上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