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白血病是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亦是兒童及青少年癌症新增個案中三大常見癌症。與大部分其他癌症不同,幼兒與年輕人均有機會患上此病。

(感謝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劉詩敏醫生審閱本頁內容)

1

血液癌症源自血液、骨髓細胞或淋巴細胞病變,分慢性與急性多種不同類型血液癌症。由於部份血液癌症看不到表徵,不同類型血液癌症徵狀亦不一,故病人容易忽略徵狀,以致較後期才診斷出來;而不同類型的血液癌症,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些需要緊急處理,如果延缓治療,可帶來嚴重後果,甚至有性命危險;而另一些則只需要接受定期監測,待病情有變,才需要治療。所以,因應每一個病的獨特性、病者身體的不同狀況,醫生會與病者商討適合的治療方案。

血液癌症主要有三大類,分別為: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三類。而在這三大類中,也會分出多種病症。

造血系統
骨髓是一種狀似海綿的組織,處於骨骼的空腔之內。骨髓是製造血細胞的工廠,最原始的造血幹細胞會製造紅血細胞,白血細胞和血小板,這稱為造血系統。
各類血細胞都有不同的壽命並且不斷更新(紅血細胞:120天,白血細胞:1-2天,血小板:8天)。而很多血液癌症的治療、相關副作用及其疾病本身都會對造血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白血病
白血病通常發病於骨髓,主要是因生長過程中產生細胞病變,造成不正常細胞大量增生,這些未成熟的病變白血球成為血癌, 也可能會壓制正常骨髓造血功能,。白血病可以分為骨髓性和淋巴性兩種,意指在骨髓造血過程中,最先發病的白血細胞源於骨髓系或淋巴系。

除此之外,又會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正常情況下,骨髓含有少量末成熟的細胞,稱為胚細胞,成熟後的胚細胞會變成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釋放於血管內。

急性白血病
骨髓過度增生不正常的胚細胞(血癌細胞),積聚於骨髓內,進而壓制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嚴重影響身體功能;而血癌細胞也會擠進血液系統,在體內循環。急性白血病發展迅速,所以要及早醫治。
常見的急性白血病有:
1)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 AML)
2)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ALL)


慢性白血病
骨髓積聚了過多不正常、未完全成熟的白血球,不能正常運作,同樣地影響正常造血,但早期的慢性白血病,通常發展較為缓慢,甚至沒有病徵。
常見的慢性白血病有:
1)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 CLL)
2)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 CML)

2

白血病的真正原因尚未知曉,但一些情況會增加風險:

  • 65歲以上人士,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
  • 暴露於大量輻射的環境
  • 過往接受過某些抗癌藥物治療
  • 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例如苯及其衍生物
  • 病毒感染
  • 吸煙
  • 與基因遺傳有關:例如唐氏綜合症
  • 其他血液疾病的病史:例如骨髓發育不良症
3

因正常造血受到影響,導致以下的徵狀:

  • 正常白血球不足,增加感染機會:口腔發炎、喉嚨腫痛、小便灼痛、發燒、發冷、盗汗,嚴重的會導致肺炎、敗血病。
  • 紅血球不足,引致貧血:臉色蒼白、暈眩、心悸、疲倦乏力,呼吸急促。
  • 血小板不足,易於瘀傷和出血:皮膚會無故瘀傷或點狀出血,婦女經血增多或不止,出血部位有鼻腔、牙齦、大便、小便等,甚至腦出血。
  • 其他徵狀:骨痛,頭痛,胸口痛,嘔吐,視力惡化,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體重下降。而個別患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可能完全沒有徵狀,直至身體檢査才發覺有異。
     
4

雖然病人會有各類型徵狀,但血癌是需要透過化驗才可以確診的。接受治療前也要確定患者身體狀況以訂定治療方案。一般有以下檢查:


血液化驗
血全像,包括驗測異常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的數目,抹片測試,肝腎功能和乙型肝炎等病毒測試。
 
骨髓檢驗穿刺檢查
從患者的盆骨抽取骨髓血及一小塊骨頭切片,由實驗室分析,了解是否有異常的細胞或染色體具病變的形態,分辨異常的細胞從而選用適當的治療。過程在病房或日間病房等地方以局部麻醉下進行,完成後需臥床休息以利止血。
在整個白血病醫治過程中,病人需要定期重複骨髓檢查,查看治療效果及骨髓病況,從而決定是否繼續化療方案或需變更治療方案。
 
基因及染色體分析
分析血細胞或骨髓細胞的基因及染色體變異,例如「費城病變」,去了解病源,有助決定治療方案及預後評估。
 
脊椎穿刺
醫生會用細針插入患者背部下方的脊椎以抽取腦脊液,檢查是否有病變細胞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為淋巴白血病病人作檢查及注射化療,檢查後需臥床休息以減少不適。

5

急性白血病主要用化學治療、類固醇、放射治療及有需要時安排周邊幹細胞或骨髓移植。
 
化學治療(化療)
利用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制止其繁殖。不同的化學治療對患者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化療的治療和影響是全身性的,過程中不單消滅癌細胞,正常細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摧毀,這可能會導致各種副作用。
 
化學治療可分為三個階段:

  1. 誘導性化學治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
    以達到緩解,即骨髓及血液沒有血癌細胞跡象
  2. 鞏固性化學治療(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  當達到緩解,療程會進入鞏固階段,因應病變種類,為期4-8次
  3. 維持性化學治療(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維持緩解,和減低復發機會

除了靜脈輸注,化療藥品還會透過脊椎化療注射給有需要患者,以預防擴散到中樞神經系統或治療腦部或脊髓的相關疾病。此外,有時還會接受頭部放射治療。

化療期間,假若效果不理想,醫生會評估情況,替病人轉用另一化療方案,直到病情受控或甚至清除。由 於療程長及有併發症可能,故需要安排病人接受頻密的血液檢查,病人或需接受輸血或其他血製品,如血小板,又或需要住院,接受藥物如抗生素治療。

為免令血管受損及重複扎針,通常會安排患者植入一條中央靜脈導管於胸腔或手臂上,以減少重複抽血和靜脈注射而引致的痛楚。


類固醇治療
類固醇通常和化療一起使用。

放射治療(電療)
放射治療較少用來治療急性白血病,通常用於異體血液幹細胞移植前之頭部電療。療程長短視乎患者的身體狀況,一般是在一兩個星期內,接受五至十次照射。電療的副作用包括作嘔、嘔吐、疲倦、味覺及嗅覺轉變、昏昏欲睡、毛髮脫落等,大部分是暫時性的,日後可以舒緩,但部分可能是永久的。

周邊血液幹細胞或骨髓移植
當病情緩解後,於較高危的 白血病病人而言,醫生會因應復發風險、年紀、有沒有 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和健康狀況,有機會建議病人進行周邊血液幹細胞或骨髓移植。

6
病人接受治療前後和康復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多一分認識和了解,有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
  • 定時服藥:病人應了解各種口服化療藥,或是預防感染藥物或其他藥物的服用方法及副作用,不應自行停止藥物。
  • 定期檢查:治療結束後,醫生會要求病人定期做檢查和驗血,以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和血球數目,以及早偵測復發情況。
  • 飲食:癌症治療期間或會削弱病人免疫力,為減低感染風險,病人應避免進食生或未煮熟的食物(包括蔬菜、肉類、家禽、蛋、海鮮等)和生或未經高溫消毒的乳製品。
  • 預防感染:病人接受治療後,身體抵抗力較差,需特別注意家居和個人衛生,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出門謹記戴上口罩。
  • 避免與水痘患者接觸:病人一旦感染水痘需馬上治療,否則引起併發症,死亡率極高
  • 預防出血:家居空調保持適度的潮濕,避免鼻腔因乾燥出血;注意日常行動安全,避免損傷。
回上
本地及海外支援組織
回上
相關資料
  • 兒童骨髓抽吸及活檢
回上
相關錄音片段
回上
相關錄像影片
回上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