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正是一種很普遍的心臟病,它泛指任何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問題。心律不正有多種類型,其中以心房纖維性顫動最常見。據估計在香港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患有心房纖維性顫動。雖然它不是即時致命的疾病,卻會令出現中風的危機增加5倍,患心臟衰竭的機會增加3倍及死亡的機會增加2倍。
(感謝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副主管陳藝賢醫生審閱本頁內容)
心電圖檢查是診斷心律不正的最主要工具,有時候也可能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心跳監察,例如進行24小時心電圖或心律記錄儀檢查。病人亦需要接受血液檢驗,以分析電解質水平及甲狀腺功能。視乎病人的個人病歷、體格檢驗和初步的心電圖檢驗結果,醫生可能需要為病人進一步檢查心臟,包括進行踏板心電圖、電腦掃瞄冠狀動脈造影及導管檢驗。
要治療心律不正,應找出背後成因並加以治療。一些特定的藥物,一般指抗心律不正藥,可以治療多種心律不正。部分病人可利用導管消融術進行治療,它是一種介入性及根治性的治療方法。對於心跳過慢及有暈眩或昏厥症狀的病人,便可能需要考慮植入心臟起搏器。至於心跳過快及有猝死危機的病人,則可能要安裝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
心房纖維性顫動可能引致中風或心臟衰竭,而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纖維性顫動這種高危的心律不正則可能會引致心臟猝死。
病人如出現心律不正的徵狀,例如心悸或昏厥,應盡早到醫生處檢驗。如果有引致心律不正的高危因素,便要盡快治療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