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Liver Cancer)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每年新症數目約有一千八百宗,死亡人數約一千五百多人。新症個案當中有7成半是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為六十三至六十九歲。
肝癌的治療相對困難,主要因為當病人發現患上此病時已屆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市民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而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更應定期跟進,及早察覺是否患上肝臟腫瘤。
(感謝威爾斯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潘明駿醫生審閱本頁內容)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肝臟位於右上腹,分為左右兩葉。肝臟的主要功能包括:
當肝臟細胞出現異變及不停分裂, 就會形成肝癌。
肝癌有很多成因,有些尚在研究中。而較高風險的因素有: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肝癌:
肝臟具有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即使只剩下一小部份能夠工作,肝臟依然可以正常運作,因此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當腫瘤逐漸增大時,病人可能有下列症狀:
一經確診,醫生一般會因應病情建議病人採用以下的治療方法:
(一) 手術切除
(二)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法 (TACE)
(三) 酒精注射
(四) 射頻消融術
(五) 肝臟移植
(六) 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IRT)
(七) 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SABR)
(八) 全身治療 及標靶治療
肝癌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有以下幾項:
病人接受手術前後和康復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多一分認識和了解,有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
‧多吸收蛋白質(牛奶、蛋、瘦肉)和多種維他命,限制動物油的攝取
‧ 食物應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新鮮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