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继癌症後,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已成为本港第二号杀手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是心脏病中的主要类别,据衞生署2015年的资料显示,冠心病的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66.6%。

近年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四十多岁已患有此病并不稀奇,部分人第一次病发前可能不会出现任何徵状,而忽略了患病的可能性。

(感谢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部门副主管陈艺贤医生审阅本页内容)

1

「冠心病」的全名为「冠状动脉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一组血管,供应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以维持心脏的运作,因血管的分布形状似皇冠而得名。

若因某种原因令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收窄或闭塞,供应给心脏的血流会减少,以致向心脏肌肉供应的氧气减少或停止。病人会出现心绞痛,情况严重时可致心脏病发。

2
许多风险因素可诱发冠心病,以下将风险因素分为三类:
 (一) 生活方式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应为低盐,低糖,低脂肪和高纤维; 每天应该吃五份蔬菜和水果)
•    缺乏运动
•    过重和肥胖
•    吸烟
•    精神压力

(二)患有慢性疾病
•    高血压
•    糖尿病
•    高血脂

(三)环境因素
•    空气污染
•    噪音污染
3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早治疗慢性疾病至为重要。
良好生活习惯:
  • 健康饮食
    • 低盐: 摄取过多盐份,可导致血压升高,应减少选择盐份高的食物,包括加工及腌制食品,酱料等。每天摄取不超过2克的钠(即一茶匙的盐)。
    • 低糖: 避免进食高糖份的食物及饮品。於正常体重的人来说,糖的摄取应少於总能量摄入的10%,即相当於50克(约12平茶匙)
    • 低脂: 脂肪的摄取应少於总能量摄入的30%。不饱和脂肪(常见於鱼,牛油果,坚果,葵花籽油,菜籽油和橄榄油)优於饱和脂肪(常见於肥肉,牛油,棕榈和椰子油,奶油和芝士)。亦应避免反式脂肪(常见於加工食品,快餐,零食,油炸食物,曲奇和人造牛油)。
    • 高纤维:每天摄取5份蔬菜或水果
  • 1星期5天至少做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或每星期至少做共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 不吸烟
  • 保持心境轻松,避免过度紧张,培养健康身心的活动,减低精神压力

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慢性疾病:
  • 检查血压
  • 检查血脂
  • 检查血糖
4
脂肪性物质凝聚在冠状动脉血管内壁,使血管收窄,甚至闭塞,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5
动脉粥样硬化需要长时间形成, 第一次心脏病病发前可能不会出现任何徵状。

冠心病的徵状可包括:
  • 心绞痛: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可能在剧烈运动後或情绪激动下产生心绞痛,病人胸前可能感到压迫性的痛楚,有如被石压着,疼痛可扩散至手臂丶肩膀丶颈部和下颚,休息数分钟後可能会好转。
  • 呼吸困难:病人在活动时会感呼吸困难及疲累。
  • 其他可能出现的病徵包括心悸丶晕眩丶出汗
病人心脏病病发时,心绞痛可能在休息後仍然持续。
6
•    摘取病人病史
•    临床检查包括量血压
•    血液检验包括血糖和血脂
•    心电图
•    运动心电图
•    心脏超声波
•    电脑扫描冠状动脉造影
•    磁力共振扫描心脏显影
•    冠状动脉造影
7

相片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潜在的慢性疾病外(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可包括药物,导管介入和心脏手术。
药物治疗:
•    亚士匹灵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
•    血管扩张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酵素抑制剂 (ACEI)
•    钙离子拮抗剂
•    降胆固醇药物
介入导管治疗: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俗称通波仔):  将收窄的血管扩张,增加心脏功能,令心绞痛减少。当心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有严重收窄丶阻塞的部位,医生会施行介入治疗术,以特制球囊扩张血管并放入合适的支架,保持血管畅通。介入治疗术亦可用於急性冠心病发作时,以拯救生命。此治疗的并发症可包括出血丶心脏病发丶中风丶死亡等。
心脏手术治疗:
•    血管绕道手术 (俗称搭桥手术):  是一项开胸的外科大手术。医生利用从病人身体其他部份摘取的血管接驳做成桥梁,让血流绕过阻塞部位,将血流由主动脉经桥梁带到受损的心肌。手术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 应与医生详细商讨。

8
•    心肌梗塞:於血流完全被阻塞或近乎完全被阻塞时发生。若非紧急救治,心肌会严重或永久性受损。
•    心力衰竭
•    心律不齐
回上
本地及海外支援组织
回上
相关资料
回上
相关录音片段
回上
相关录像影片
回上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