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据统计数字显示,全球约有超过四亿二千万人口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患者,预计至2040年,患病数目将会增至六亿四千万。目前,本港约有七十万名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约一成,即每十名港人便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数目明显正急剧上升。发病率方面,年龄35岁以下人士当中有2%患上糖尿病。而年龄65岁以上的人士当中,更有超过20%患上糖尿病。

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失调的慢性疾病。我们进食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分、淀粉质等)时,经消化后会转化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成为血糖。胰脏会分泌胰岛素,协助血糖进入细胞以供运用。

当身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无法正常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血糖便会上升。血糖过高可引致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长远而言,更会引起多个身体系统及器官破坏,包括:心血管、视网膜、神经、肾脏等。

血糖值的标准

  空腹血糖水平
< 5.6 mmol/L ≥5.6 to < 7 mmol/L ≥7 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 < 7.8 mmol/L 正常
(Normal)
空腹血糖异常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糖尿病
(Diabetes)
≥7.8 to < 11.1 mmol/L 血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血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糖尿病
(Diabetes)
≥11.1mmol/L 糖尿病
(Diabetes)
糖尿病
(Diabetes)
糖尿病
(Diabetes)

注:美国糖尿协会(ADA)提议,空腹血糖之正常水平应低于 5.6 mmol/L。若空腹血糖介乎等于或超过5.6至少于7 mmol/L,便应视为空腹血糖异常

空腹血糖异常 (IFG) 及血糖耐量异常 (IGT) 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亦即前期糖尿病。研究发现血糖耐量异常人士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如空腹(见附注)血糖大过或等于7 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 mmol/L的人士,则可判断为患上糖尿病。

附注: 空腹的定义为禁食八小时以上。

2

以下类别人士有较高机会患上糖尿病:

  • 有患糖尿病的直系亲属;
  •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人士;
  •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诞下过重婴儿 (体重4公斤或以上) 的女士;
  • 体重肥胖人士(其体重指标BMI超过23);
  • 中年(45岁或以上)人士等。
3

肥胖是引致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透过预防肥胖去减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以下是一些预防肥胖建议:

  • 保持理想体重,体重过胖者,宜定下减重目标(5-10%现时体重)
    • 亚洲人的理想体重指标(Body Mass Index, BMI)为18.5-22.9
    • 体重指标 = 体重(公斤) ÷ 身高(米)÷ 身高(米)
  • 均衡饮食,以「三低一高」- 即低脂肪、低糖、低盐及高纤维素饮食原则为目标
  • 保持活跃,定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建议每星期最少五天进行30分钟或以上运动)

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每年作适当的身体检查有助及早侦测疾病。

4

糖尿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成因亦略有不同:

  • 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倚赖型糖尿病」,与遗传及自身免疫系统因素有关,令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受到破坏,完全不能或制造极少量胰岛素以提供身体所需。 1型糖尿病患者以小孩及年青人居多,约占糖尿病患者的3%。
  •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倚赖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例超过九成。主要与不良饮食习惯、肥胖及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抗拒,使细胞不能有效摄取及利用葡萄糖,导致过多糖份积存在血液。此类糖尿病较1型糖尿病有更高的遗传倾向。
  • 妊娠性糖尿病:主要是怀孕期间荷尔蒙分泌改变而引起,通常在产妇分娩后就会消失。近年有研究显示,曾患上妊娠糖尿病之妇女,日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机会较高,所以曾患妊娠性糖尿病的妇女更应注意均衡饮食,以减低日后患病风险。
  • 其他类型糖尿病:其发病导因有别于以上三种类型,包括某些遗传病令身体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他由药物或化学物品间接引发的病症(如胰脏炎)等。
5

部分糖尿病者在患病初期或会出现以下征状:

  • 经常口渴
  • 小便频密
  • 感到饥饿
  • 体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视力模糊
  • 伤口不易愈合
  • 皮肤痕痒,女性或会出现阴部发痒的情况

亦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上述征状,因此建议定期检查身体,避免延误医治。

6
医生为病人摘取病历后,通常会做以下检查:       
  • 随机血糖检验:无须禁食,抽血验血中葡萄糖水平。
  • 空腹血糖检验:午夜后禁食,于翌日早晨抽血验血糖。
  • 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抽血验空腹血糖后,病人饮用75克葡萄糖,2小时后再抽血检验,观察血糖的升降情况。
  • 糖化血紅蛋白測試
7

糖尿病目前未有根治的方法,病人必须遵从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病人须按糖尿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遵从不同模式的治疗。
() 饮食治疗
所有糖尿病人均需遵从饮食治疗。不同人士的热量需要有别,患者宜咨询注册营养师设计适合自己的饮食餐单,以助控制病情,稳定血糖。一般原则如下:
(1) 均衡饮食,定时定量,以「少食多餐」为原则,有助稳定血糖。
(2) 适量进食含碳水化合物之食物(包括五谷类、根茎类植物例如薯仔、水果、奶品类)。

  • 碳水化合物(醣质)应占总热量摄取50%左右。以1500千卡餐单为例,由 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约750千卡(相等约188克碳水化合物,即18-19份醣质交换)。
  • 以上醣质交换应平均分配于主餐及小点时间,例如:早、午、晚三餐各占5份,餐与餐之间小点占1份。一份醣质交换= 10克醣质。
  • 患者可根据「醣质交换法」,在五谷类、根茎类植物、水果、奶品类中,选择适合的食物份量,例如: 
    • 一份五谷类(10克醣质) =
      1. 1满汤匙白饭 / 米粉/上海面(熟)
      2. 1/3碗 / 通粉/意大利粉(熟)
      3. 1/2碗 麦皮(熟) * (一碗 = 300毫升中号饭碗)
      4. 1/5碗 / 潮州粥  
      5. 1/2片方包 (去边)
    • 一份根茎类植物(10克醣质) = 1只鸡蛋体积之薯仔/地瓜 , 2只鸡蛋体积之南瓜/莲藕
    • 一份水果(10克醣质) = 细苹果/橙/柑/梨/奇异果1个,大苹果/橙1/2个,小提子10粒,皇帝蕉1只 
    • 一份奶品类(12克醣质) = 低脂/脱脂牛奶240毫升,脱脂奶粉4平汤匙 
  • 避免高糖份或含添加糖份之食物及饮品,以防血糖急升。
  • 避免过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如动物皮、肥膏等),以保持心血管健康。
  • •    避免过量饮用酒精饮料,因为酒精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及引致低血糖现象。此外,亦要避免空肚饮酒。若真的无法避免饮酒,男士每天应以少于2单位酒精为限,女士则少于1单位(1单位相等于 300毫升啤酒 / 150毫升红酒 / 45毫升烈酒)。
() 口服降血糖药种类
医生会根据个别病人的身体状况、对药物的反应及其血糖控制情况,去决定药物处方。
种类  功能  例子
磺胺尿酸剂 (Sulfonylureas)  刺激胰脏细胞分泌胰岛素 Tolbutamide
Gliclazide
Gliclazide MR
Glimepiride
Glipizide
双胍类(Biguanides)  减少肝脏制造葡萄糖,增加身体组织(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减少葡萄糖在肠胃道的吸收 Metformin
Metformin XR
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减慢小肠吸收葡萄糖,从而避免进餐后出现过高血糖  Acarbose
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 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使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Pioglitazone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Dipeptidyl Peptidase-4 Enzyme Inhibitors, DPP4)
抑制DPP4分解由肠道细胞分泌的荷尔蒙GLP-1,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Sitagliptin
Vildagliptin
Linagliptin
Saxagliptin
Alogliptin
胰岛素促泌剂 刺激胰脏细胞分泌胰岛素 Repaglinide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令肾脏减少回收葡萄糖,而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Dapagliflozin
Empagliflozin
Canagliflozin

() 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注射是希望模仿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方式控制血糖。这个治疗方法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已使用口服降血糖药但未能控制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注射剂可按药效产生所需时间及药效持续时间的长短分成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合五大种类。一般而言,医生会决定病人需要的胰岛素种类、注射剂量及次数。病人经医护人员训练后可自行注射胰岛素注射剂。

()肠促胰岛素针剂 (Incretins Mimetic)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是较新的药类,与人类肠道内的荷尔蒙肠促胰岛素相似。 GLP-1RA 作用是提升胰岛素的分泌以控制血糖。

8

() 急性并发症

  • 急性血糖过低(血糖少于3.9mmoil/L)
    患者可能出现会出心跳加速、严重饥饿、头晕、眼花、震颤、发抖、冒冷汗、嘴唇、舌头或手指有麻痹感觉,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或普通汽水/果汁1/2杯,征状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饼干3-4块。
  • 急性血糖过高(血糖等于或超过15mmoil/L)
    患者可能会呼吸快而深、有恶心、呕吐、剧渴现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况。此时患者应尽快送院医治。
() 慢性并发症
若糖尿病控制不当,血糖长期偏高,血管和神经系统容易受到损坏,令身体器官长期受损,甚至丧失功能。
 
器官 并发症
脑血管病如中风等
眼睛 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
心脏及血管 冠心病、心脏衰竭、高血压
肾脏 蛋白尿、感染、肾功能衰竭
足部 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溃疡、感染
(下肢溃疡感染长期不愈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理想的血糖控制可减低并发症,透过以下方法可得知血糖控制情况

(1)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红素是红血球中的一种蛋白质,它会将氧气带到身体组织并将二氧化碳带离组织。当血液中的葡萄糖附在血红素上,会与血红素结合成为糖化血红素(HbA1C)。由于红血球的平均寿命约3个月,透过量度糖化血红素,便可反映病友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理想的HbA1C水平应保持在6.5%以下。有研究发现,HbA1C每下降1%,可以降低21%因糖尿病而死亡的风险,以及37%微血管病(如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等)之风险。

(2) 空腹及餐后血糖值
血糖值 (mmol/L)  理想  普通  欠佳 
空腹 4.0-6.0 <8.0  >10.0
餐后2小时 <8.0 <10.0 >12.0

研究发现,病友如可以定期自我监察血糖,能有助血糖控制,从而减低出现并发症。

9

病人必须透过学习班以及其他途径,正确学习并承诺对自身疾病的良好管理,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 控制疾病

  • 遵从糖尿饮食原则
  • 家居监察血糖情况,如自我测试血糖
  • 依时服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 如需使用胰岛素注射剂,了解注射胰岛素的技巧
  • 每日运动,控制体重

(二) 预防并发症

  • 了解低血糖的征状、预防和处理
  • 足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爽,穿有保护性的鞋袜,防止损伤
  • 口腔护理,定期检查牙齿,预防感染
  • 监察血压、血脂,及早侦测问题
  • 戒除烟酒,降低并发症风险

(三) 携带注明为糖尿病患者的手环或咭

(四) 按时定期覆诊及接受评估,及早侦测及处理并发症

回上
本地及海外支援组织
回上
相关资料
回上
相关录音片段
回上
相关录像影片
  • 浅谈糖尿肾
回上
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