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短訊
第三十期2012年3月
  列印 電郵給朋友
     
  「醫院認證」計劃 鞏固服務質素與安全
 
為了建立持續質素改善的系統,以提供安全及有效的服務,醫管局引入了「醫院認證」計劃,並於2010年完成了先導計劃,而5 間參與先導計劃的醫院亦已獲得4年的全面認證資格。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邱家駿醫生於「病友組織交流會」上,指出認證評審團就醫院不同範疇提出了多項改善建議,同時亦建立了認證的基礎框架,包括制定本港的認證標準,並得到國際醫療品質協會(ISQua)的確認;另外亦培訓及委任了43位本地評審員。

邱家駿醫生表示,在香港中文大學對先導計劃進行的獨立檢討中,反映員工對認證有正面的回應。「大家認為它確實加強了醫院的質素文化及病人安全系統的應用,亦有助改善部門間的合作。」不過在認證過程中,員工亦遇到不少困難,例如未能掌握如何符合認證的要求、資源和支援不足等。

醫管局總結先導計劃的經驗,將展開下一階段的認證計劃,有關策略包括:
計劃為期5年,並由澳洲認證機構(ACHS)繼續擔任協作夥伴,屆時將有15間醫院參與,首批醫院會於2013年第2季進行全面評審。邱醫生表示,第二階段的計劃將會秉持合理、持久及務實的原則,希望達致三大目的:確保病人及員工安全、提升整體效益和顧及病友及員工的感受,令醫管局所提供的服務能在持續保持質素的同時亦達致安全有效的成果。

計劃會否計算醫生與病人的比例,令病人每次診症的時間可以增加?
認證計劃並非要為服務制定硬指標,例如﹕一個醫生可以看多少病人、一次門診要看多少分鐘,因為並非透過單一指標可改善質素及服務。需通過改善工作流程、加強病人教育及員工的培訓,才能達到持續質素改善。
計劃會否要求參與的醫院做到如ISO 般指標的要求?
醫院的認證計劃在本質上跟商業機構的認證計劃如ISO 是不同的,我們主要評審三方面:(一)是否對質素改善具備認知;(二)計劃有否執行;(三)有否進行檢討。這三項是檢測醫院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理念,均要表達的取態是不同的。
43 位本地評審員是如何接受培訓呢?
評審員包括醫生、護士、其他醫療職系及行政人員,主要來自醫管局、私家醫院及政府,我們除了在本港為他們提供培訓、邀請澳洲認證機構來港給他們講授外,亦安排他們到澳洲進行短暫的交流及實習評審,以了解「醫院認證」的評審進行情況。
現在醫管局面對人手短缺的問題,如何能做好認證工作?
如何以有限的資源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實屬醫管局及其認證計劃的使命。目前人手確實不足,但醫管局已通過不同途徑增聘人手,相信問題會逐漸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