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每隔一星期的知識會社,就有健康資訊天地。今日依然有醫管局健康推廣經理Ruby和醫管局健康資訊天地顧問以及那打素內科高級醫生,高天才醫生。兩位上次就提及糖尿病的簡介,今天仍有一些資訊要帶給大家。
 
糖尿病在檢來驗血糖後,如何知道是糖尿病,以及什麼人是高危的患者都請高醫生為我們重溫一下。
 
第一,所謂糖尿病不是算尿液檢驗的,正式還是要視乎血液的糖份指數。大部分人都要一個空腹血糖來檢驗,即要前一晚在晚餐後不要進食,最少8小時以上。早上也不要吃早餐,直接來驗血,如果在7度以上和有相關徵象時,大多可能是糖尿病。安全起見,我們都會多做一次檢驗,空腹血糖仍然大於7度,就要開始糖尿的治療。有些人是高危或指數到達臨界點時,我們甚至會進行一個內瞳測試,需要飲下定量75克的葡萄糖,待兩小時後空腹驗血糖,如果是11.1度或以上都是糖尿病。其中也有一些摘界的個案,不是7度就等於糖尿病,而6.9度就沒有問題,我們通常也有一個過度期的標準,5.6至6.9也是警戒範圍,需要留意,在5.6以下就是安全。
 
患上糖尿病後的範圍擴大,更包括一些併發症。醫治糖尿病的長遠目標就是阻止併發症的出現。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大多都是慢性疾病,不會快速出現,而是不知不覺,在十年八載後也未能好好控制血糖時就會漸漸出現。
 
慢性的併發症主要分微血管和大血管,微血管一般都是看不到的,需用顯微鏡。人類唯一可目測的微血管就在眼底,所以醫生就會特別留意眼底。有3個器官都主要受到影響,分別是眼底、腎和神經線。大血管就是眼見到的,心臟、腦和手腳的血管都會受影響。細血管就是說突然糖尿上眼、眼底出血,然後突然失明。因事先不正常血管增生時,患者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定時需要做糖尿病併發症的檢查和篩選,更會驗眼等。還未嚴重出血時病人都是不知道的,如果不理會,沒有做併發症篩選,更沒有好好管理的話就可能突然發生失明的問題。腎也會腎衰竭,嚴重的更需要洗腎。神經線很多時候與手腳有關,有時更會感到麻痺,最嚴重的話更會失去感覺。大血管所謂的心、腦,心就是心臟病發,腦就是中風。心、腦血管病都是香港死亡最高的第二、第三位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腦血管病的機會更比平常人高2至3倍。另外更提及大血管會影響手腳,腳趾突然變黑,就是因血管阻塞,甚至壞死了,最壞的情況更要截肢。
 
值得提醒的就是以上提及的情況都是一旦出現就一定不能痊癒的,即使調好飲食習慣,將血糖降低都沒有辦法。因為損壞出現就沒有辦法,所以更重要的就是預防。這些聽起來都很恐怖,但正正就提醒了我們在糖尿病的初期只要跟隨醫生的指示服藥或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就可以抑制併發症。可是糖尿病仍未有治好,只要跟隨治療,糖尿病受控,這就等於正常人一樣,併發症都不會出現。要是不聽醫生的說話,血糖不斷上升,血糖日積月累在血管壁就會造成慢性的破壞,以及引起上述提及的併發症。
 
對糖尿病病人來說,必須完全跟從醫生的指示飲食,不可按自己的喜好隨意決定實行時間。因併發症而需要截肢的病人也有近半數,數字頗大。這是因為血糖走進血管後會運行全身,全身都會受影響。身患糖尿病而血糖又過高時,全身每一個細胞都會受到影響。如果糖尿病病人穿著涼鞋時不小心割損了,因血糖影響了蛋白質和血液供給等,傷口難以癒合。正常人撞到覺得痛,便會變得小心。可是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受到破壞,感覺變差,撞到都不覺痛。可能鞋子不合腳,一直磨損了都不察覺,然後細菌走進去,如傷口感染等的問題就會產生。
 
原來這都不是醫生恐嚇我們,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而醫生也實在見過太多類似例子。尤其併發症的反應都不能即時見到時,大家就容易忽視了問題,不再服藥。正如高血壓一樣,不覺得頭暈就當作痊癒。少部分人也會有急症的情出現,如血壓高就會得感到頭痛和作噁,少數血糖過高時也會有些徵狀如嘔吐、口乾、作噁,甚至干擾其他身體功能至昏迷和中瞳毒,也有可能死亡。這些都較少數,大部分都是沒有徵狀。有些病人反而會血糖過低,因為患者身體調節血糖的能力變弱,多數情況下都是高。有情況就是當病人太忙而幾次都沒有吃飯,同時又繼續服用減血糖的藥物,就令血糖過低。血糖過低就會手震冒汗、面色蒼白、心跳加速、昏迷,不理會的話也會死亡。
 
如何分辨患者的血糖高低?
病人一般來到醫院時,會邀請糖尿科護士解釋血糖過低的徵狀。病人一定要留意,更需要懂得分辨。一般在介紹後已大致了解,手震、心跳加速、冒汗和肚餓都是他們能夠感覺和曾試過的。當然,立刻「篤手指」就更肯定能夠分辨。要是偶爾發生,也可先吃糖,讓血糖穩定下來。當然不鼓勵常吃糖,只是在擔心血糖過低時才需要。病人知道自己糖尿病的情況一向差,就大多不會血糖低,可是日常飲食已非常注意,胃口仍然變少時就要更小心留意。
以上就是急性併發症的血糖低和高的情況以及即時的解決方法,大家記著的話都能協助身邊的人
 
護士和醫生都會提醒糖尿病的病人要是擔心的話可隨身帶一些糖果,在感覺肚餓和手震時都可嘗試。病向淺中醫,最理想的控制糖尿病是方法是什麼?
診斷糖尿病時進行了一個測試,一旦確認了是糖尿病後就需要多一點的輔助,如驗血的指標,其中一個一定要介紹,與糖尿病非常有關的就是A1C,又稱為糖化血紅素或糖化血蛋白。糖尿病患者應該都對此十分熟悉。再提及ABC的目標,A就是A1C,B就是BP,Blood pressure血壓,C就是Cholesterol膽固醇。這3個指標都是重要的。先說一下A,為什麼在驗血糖後也有一個A1C,就是因A1C就是身體的蛋白質,在體內有3至4個月的壽命。它會粘在血糖上,身體中的血糖愈多就粘得更多,於是數值就更多。如果血糖不多,粘上的度數也就較低。因為其有3個月的壽命,能夠反映糖尿病人在過往3個月的情況。有些病人都較頑皮,只是在見醫生的前一段時間才守行為,戒口等等,所以血糖飄忽急促。看醫生當天的血糖指素當然不錯,可是驗查A1C後就能知道指數十分高,從而知道病人不合作,自欺欺人。所以A1C很重要,我們都會告訴病人有關的情況。正常人的A1C大概5至6度,更希望是7度以下,大概是6.5度左右。用以診斷血糖的都是以7度作準,一般8度以上就是差。形容血糖是有作用的,空腹的血糖,加上病人在3個月內一星期「篤手指」的紀錄,加上A1C,醫生就能更準確地知道情況。空腹血糖也是要求6度以下,大概8度以上就不太理想。有時我們更會要度病人在飯後「篤手指」,飯後最多只是8度,超過10度就較嚴重。
 
這些情況都是無法欺騙的,就算能騙過醫生和所有人,可是病情也是不會痊癒。如果可以在家裡進行測試,那就應多做紀錄,讓醫生有更好的參考。
 
驗尿糖也不一定需要的,也不是太準確的。一般來說檢驗手指就可以,只是針對一些年紀較大,行動困難,而身邊又沒有支援的,就需間中檢驗小便,聊勝於無。不過可以的話也是檢驗手指比較好。
 
發現有糖尿病後的治療方法有哪幾種?
糖尿病是個慢性疾病,所以你們可能會覺得藥物重覆,還是離不開一些金科玉律。第一就是跟從醫生指示,從健康生活質素入手,剔除高危因素。直至維持這樣的生活時都未能控制病情,醫生就會開藥。藥物有口服藥和打針,胰島素。需要用藥也不表示先前做的健康生活和戒口不用做,還是要繼續直至永遠。病情更嚴重的話,口服藥中就會加上胰島素,再加上飲食治療。按照不同程度來一步一步加重治療。
 
不論是什麼治療,飲食治療或戒口只是最基本。有些病人以為自己服藥後就能夠放縱一點吃東西,也不需嚴謹戒口。要是第一步做不好,即使日後服藥或打針的效果都不會好。就像是一間屋,沒有一個好的根基也是不能在上面建築的。口服藥物和打針以外,健康的生活和運動都是一定需要的。
 
很多病人自欺欺人地不小心飲食,只在見醫生前才做好。這些都在影響治療的進度,變相需要加藥,令病情加劇。
 
聽眾陳小姐發問,吃蔬果對身體有益,但如果食餐的次序是早上吃橙,午餐吃香蕉,晚餐吃兩個奇異果的話,糖份會否過高?
一般來說,水果能夠輔助一個很好的均衡飲食,也可當作小食。不過要考慮水果裡很多也有糖份,果糖也會影響身體的血糖度數。糖尿病人一般都要將其計算在內,每天兩個左右也是頗理想的。絕對不要一個都不吃,因為其中包含很多維他命和纖維幫忙。要考慮水果裡的糖份,就如這位聽眾每天吃4至5個,也會令自己覺得飽,使其他飲食也變得不均衡。
 
有沒有哪種生果是首選和避免?
大部分生果都沒有問題,只有小部分的糖份較高,對糖尿病人不太適合,例如罐頭生果、榴槤、荔枝。果糖含量高,容易過量。更重要是果糖都必須配合每天能攝取的果糖份量。
 
一般糖尿病需要按體重計算卡路里的需要量和全日的熱量需要裡,再分配碳水化合物需要吃多少,即是粥炒麵飯。還不要忘記香蕉和一些根類的蔬果如蓮藕、芋頭和薯仔也有碳水化合物,所以病人需要咨詢營養師來掌握食物的換算。
 
即使一碗飯放在跟前都不一定了解其成份,所以最好先了解其材料。每位病人的需要不同,食療方法不一,不能一概而論。
 
有什麼預防糖尿病的指引?
不健康的生活習性是引致糖尿病很重要的成因,當然也有遺傳。這是難以改變,所以我們後天就要做得更好。肥胖更是最重要的原因,要盡量保持健康的體重。都市化的生活欠缺運動,加上飲食不均,都是引致不同病的成因。要簡單提及預防方法也就是老生常談,保持體重、均衡飲食、做運動等。感覺好像很老土,但卻是最有用的。
 
有問題可致電23007733。